实验原理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是以荧光素(luciferin)为底物来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luciferase)活性的一种报告系统。荧光素酶可以催化luciferin氧化成oxyluciferin,在luciferin氧化的过程中,会发出生物荧光(bioluminescence),可通过荧光测定仪设备测定luciferin氧化过程中释放的生物荧光,常应用于启动子转录活性调控及miRNA靶基因验证等方向研究。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中,其方法的稳定性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在细胞中同时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两者没有种源同源性并对应不同的反应底物,故而没有交叉干扰。得益于超强的光信号和超高的信噪比,该系统被广泛用于miRNA 靶基因验证以及转录因子结合验证。 miRNA 主要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 3’UTR 区,可以将目的基因 3’UTR 区域构建至载体中报告基因 luciferase 的后面,通过比较过表达miRNA前后,以及3’UTR 区野生型及突变型的改变引起的报告基因表达的改变(监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变化)来定量反映 miRNA 对目的基因的抑制作用,也可用荧光值来判断miRNA是否和靶基因结合。而大多数转录因子会结合在靶基因的启动子区,我们同样可根据在线预测等方法锁定结合率较高的结合位点,并针对结合位点附近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质粒的野生型及突变型,进而通过分析比较荧光素酶的活性变化来判断靶基因与转录因子是否有直接结合。同样的,对于转录元件的研究,也可以针对目的序列部分构建相应的野生型及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质粒,通过荧光素酶的活性变化来作为调控作用的直接判定依据。
实验应用:
潜在启动子/启动子核心区域检测;
潜在增强子/抑制子等调控子核心元件检测;
启动子区可能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检测;
启动子/增强子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病毒/细胞相互作用;
药物等化学诱导因素对启动子活性的调节(抑制或增强);
射线等物理诱导因素对启动子活性的调节(抑制或增强);
microRNA靶基因验证。
以双荧光素酶实验进行microRNA靶基因验证为例,介绍相关的实验流程。
应用举例
A. 启动子区转录因子验证
转录因子主要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启动子起作用,将目的基因启动子区序列替换报告基因F-Luc的启动子,通过共表达转录因子后,报告基因表达的改变,来确定转录因子与靶基因启动子结合位点及对靶基因的作用。
B. MiRNA靶基因验证
MiRNA主要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的3’UTR起作用(降解或抑制靶基因翻译),实验将目的基因3’UTR(野生型和结合位点突变型)序列构建至载体报告基因萤火虫荧光素酶的3’端,通过比较过表达miRNA后,报告基因表达的改变(萤光素酶的活性变化),来确定miRNA在其靶基因3’UTR区是否存在结合位点。
服务内容
A、获取基因信息,免费提供在线预测服务,提供预测结果报告及专业化建议,包括转录因子与靶基因启动子区结合预测及miRNA与靶基因结合预测。
B、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质粒的构建,根据预测的结合位点,我们可以为您设计实验方案,构建相应的野生型及突变型质粒,可直接用于细胞实验验证。
C、可提供专业的双荧光素酶结合验证实验服务
本公司服务优势
1、可免费提供实验前在线结合预测服务;
2、可针对性定制实验相关质粒及miRNA mimics产品;
3、实验分组严谨;
4、实验数据完整,详细,稳定;
5、严格的对照组设置;
选择专业高端的检测试剂(Promega,E2920),数据更稳定,结果更可信。